又色又爽又黄高潮的免费视频,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午夜国产激情,久久久久久97,国产精久久久,日韩av在线播放观看,影音先锋成人在线

跟往事干杯
  •   

  雨越下越大。雨點敲打著玻璃,滑落,像是要流進他的心里,沖刷他深藏在內心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他神色黯然,一雙深邃、憂郁的眼睛透過玻璃,心緒在白茫茫的一片中飄蕩……

  六月天,孩兒臉,說變就變。剛才還是烈日當空,道路兩旁的樹木花草垂頭喪氣,沒半點精神,馬路上的熱氣伴隨著人們的浮躁情緒不斷上騰。轉眼間,天空烏云蓋頂,雨點就像小黃豆一樣噼噼啪啪地砸在窗戶上。

  深圳南山區(qū)某公司26樓辦公室內,一名身材略顯富態(tài)、方臉大耳的男子坐在大班桌前聚精會神地看著電腦里面的投資方案。雨點打斷了他的注意力,他抬頭向窗外看了一眼,心緒一動,手指按了一下旁邊的CD機,《跟往事干杯》的優(yōu)美旋律響起:經歷了許多事/你是不是覺得累……人生際遇就像酒/有的苦有的烈/這樣的滋味……臺灣歌手姜育恒聲音低沉、質樸,充滿柔情和傷感。這是他最喜歡的一首歌,仿佛道盡了他的心聲和苦澀。

  雨越下越大。雨點敲打著玻璃,滑落,像是要流進他的心里,沖刷他深藏在內心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他神色黯然,一雙深邃、憂郁的眼睛透過玻璃,心緒在白茫茫的一片中飄蕩……

  他叫廖祈洋,男,1971年9月出生,廣西南寧人。他現在是深圳某公司合伙人兼副總經理,雖已功成名就,衣食無憂,但曾深陷“法輪功”泥潭的那段經歷,讓他悔恨交織,痛徹心扉。

  迷失自我,陷入邪教

  1996年,廖祈洋從武漢某大學經濟學院畢業(yè),分配到廣西某邊境貿易總公司工作。十幾年的寒窗苦讀,終于迎來了一份既穩(wěn)定又令人艷羨的職業(yè),他意氣風發(fā),滿腔熱情,夢想著憑自己的聰慧和學到的知識在商海里一展身手,開創(chuàng)出自己的輝煌事業(yè)。他起早摸黑,東奔西走,千方百計聯系客戶,洽談訂單。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廖祈洋初來乍到,做事雖熱情但思想很單純,在洽談過程中經常熱臉貼在冷屁股上,業(yè)務屢屢碰壁,有時候為了一筆業(yè)務,不得不低下自己高傲的頭,曲意逢迎。這些都讓剛走出校園象牙塔的廖祈洋覺得與當初的理想相距甚遠,內心感到十分痛苦和無奈。他后來回憶說:“自己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一直受到父母和姐姐的寵愛,成長路上都是一帆風順,考上大學后,看到同學羨慕的眼光,聽到親戚鄰居贊美的聲音,自己更是有一種優(yōu)越感和滿足感。出來社會后,面對挫折,既缺乏應對經驗,又沒有及時調整心態(tài),感到苦悶失落,也無法超脫,心里便慢慢開始消極起來。”工作不順心如意,讓廖祈洋的自我優(yōu)越感逐漸褪去,他總想逃避現實,與其他同事交往也顯得格格不入。

  1998年初,廖祈洋到一家公司洽談業(yè)務,他見公司經理桌面上放著幾本書,便隨手拿起來翻看。經理見他拿起書,喜上眉梢,說:“這本《轉法輪》是我?guī)煾钢v的法,是宇宙最高的法,不但能祛病健身,還能使人解脫輪回,超越生死,達到圓滿。我平時放在這里,只為有緣人準備,我看你也是和大法有因緣的人,送一本給你看。”廖祈洋見經理說得如此玄乎,便拿了回家。

  人的命運往往就在幾個不經意的瞬間發(fā)生徹底改變?!掇D法輪》就像一塊磁鐵深深地吸引住廖祈洋,特別是里面講的“真善忍”“提高心性”“積德”“圓滿”等,仿佛雨露滋潤廖祈洋干枯的心田,極大迎合了他破除迷惑、遠離諸患、積極善存、超然于世的渴求,他堅信自己找到了一條返璞歸真、行善度人的修練道路。就這樣,廖祈洋蒙蔽在李洪志精心編織的美麗幌子里,一步步陷入邪教泥潭。

  沉淪魔道,漸行漸遠

  按照李洪志的說法,練功者要“溶于法中”,要多看多聽法中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認識、提高層次。廖祈洋生怕自己錯過任何一次精進機會,把學法修練當成頭等大事來做。他上班隨時都帶著《轉法輪》,一有空閑時間就拿出來看,一遍、兩遍……十遍、百遍……他不但能把整本《轉法輪》倒背如流,甚至連哪一段、哪一句出現在哪一頁都能一一指出。他每天下班回來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打坐練功,家里什么事也不理,經常一坐就一兩個小時,累得腰酸腿痛也毫無怨言。廖祈洋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到練功點集體交流。在那里練完功后,功友們圍在一起談自己如何提高心性,練功身體如何好轉,出現怎樣的功能等。他憑著自己對“經文”的熟悉度可以滔滔不絕地與功友交流學法心得和練功體驗,大家也對廖祈洋贊嘆不已,紛紛說他有慧根,是精進弟子,這使廖祈洋內心感到極大的滿足和自豪。

  廖祈洋父母、姐姐見他像變了個人,整天神神秘秘,消極頹廢,不務正業(yè),心里十分擔憂,多次淚流滿面勸阻他不要沉迷下去,但廖祈洋置若罔聞,認為他們太愚昧,除了逆來順受、墨守成規(guī)外,什么也不懂。他心里只有“法輪功”,只有李洪志,親人的眼淚和哀求在他眼里就是干擾自己修練的“魔”,不但要果斷拒絕,還要無情割舍。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和修練“法輪功”,廖祈洋經常向親朋好友、鄰居、同事宣揚“法輪功”的好。但不管他說得如何神乎其神,朋友們反而覺得他神經不正常,反過來勸他要腳踏實地工作生活,不要修練這樣不著天、不著地的東西。廖祈洋也是臉紅耳赤地爭辯,每次都鬧得不歡而散。久而久之,親朋好友們都對他避而遠之。廖祈洋對別人的好心勸告嗤之以鼻,依然我行我素,在“法輪功”魔道里顛倒沉淪、如癡如醉,慢慢地越陷越深,與社會、親朋漸行漸遠。

  執(zhí)迷不悔,作繭自縛

  1999年7月,國家依法取締“法輪功”。廖祈洋也像部分癡迷者一樣感到很不理解,認為這么好的功法怎么會被取締呢?“法輪功”教人“真善忍”,能祛病健身,政府不應該打壓廣大修心向善的“大法弟子”。他憤憤不平,內心也更加堅定了“法輪大法是宇宙最高佛法,是師父在世間度人的正法”的想法。2000年中,在李洪志“新經文”的蠱惑煽動下,原本惶惶不安的廖祈洋再也坐不住了,他要為“法輪功”及李洪志做點事情,決定走出來“弘法”,盡自己能力向世人告知“真相”。他跑到廣東東莞某公司上班,下班后窩在出租屋里上“法輪功”網站,處心積慮地下載了大量介紹“法輪功”功效、法理及歷年發(fā)展情況的簡明宣傳資料和所謂學員“遭受迫害”的案例,整理成冊,到處派發(fā)。2000年下半年,廖祈洋因散播非法宣傳品,擾亂社會秩序被群眾發(fā)現舉報,被公安機關依法逮捕。

  但是,廖祈洋沒有真正認識到“法輪功”存在的問題,覺得自己是被“迫害”,心中充滿怨恨,也堅定了他要學法修練到底的決心。迫于生活壓力,廖祈洋剛開始收斂了一段時間,但每次他上“法輪功”網站,看到一些“法輪功”故意歪曲抹黑政府的所謂迫害真相,就心生不平,泛起幾分恨意,按捺不住的心蠢蠢欲動。有一次,廖祈洋看到“法輪功”網站刊登出來一篇李洪志的“經文”提到:“反對大法者將面臨惡報,弟子們要堅持走出來講真相,讓更多的人接受法輪大法是好的,以便他們免于一難。”他深受鼓舞,在網站上學會刻錄、制作方法并下載軟件,又購買了電腦、打印機、刻錄機、空白光盤及A4紙等設備,和功友陳某制作了大量“法輪功”宣傳資料,向更多的世人派發(fā),置家人的勸阻于不顧,沉淪在“法輪功”的謊言中不能自拔。

  自我救贖,夢醒時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廖祈洋在“法輪功”里顛倒人生,追求夢幻泡影,遇到任何事情都站在維護“法輪功”的立場,用邪教信徒的思維方式看待問題、解決問題,他堅信只要“學法實修”,遲早會“破迷”。久而久之,廖祈洋形成了不愿與他人接觸、交談的自閉狀態(tài),性格孤僻冷漠,寡情薄義。一天,一名已清醒認識“法輪功”面目的前同修走到他身旁,平靜地對他說:“祈洋,現在的你就是昨天的我。真理是圓融不破的,所謂真金不怕火煉,為何不能用平常心去想想呢?”廖祈洋看著他真誠的眼睛,心里泛起了一絲漣漪:“對啊,我學的是宇宙最高的唯一正法,既然自己信仰的是真理,為什么不敢去面對呢?”于是他從自閉狀態(tài)轉至平靜看待學習。一次,廖祈洋無意中看到《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中記載了釋迦牟尼親自講授父母恩重難報,教化弟子如何報父母恩,如何為孝子時,頭腦一下子就蒙了。他清清楚楚記得“師父”在講法中說佛教沒有教化人孝順父母的內容,而且《轉法輪》里面講到:“我在講法時,我要不講真話,在這里說玄話,不能夠有的放矢地隨便亂講,我就是亂傳邪法。”這是怎么回事?“大法”不是圓融不破的嗎?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該如何是好?。苛纹硌髢刃母械郊m結不安。他重新檢討自己的心態(tài),靜心閱讀分析“法輪功”的書籍,發(fā)現問題越來越多時,他內心就越來越害怕:難道自己苦苦追從的東西真是邪法?廖祈洋寢食難安,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便偷偷潸然淚下。

  就像一個人身上長滿了毒瘤,必須要動一場剜心剔骨的大手術一樣,廖祈洋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心靈搏斗,痛苦、煎熬、彷徨、恐懼。在不斷的深化認識中,李洪志的“神像”在他心里一點點地崩塌,他終于明白自己始終在自欺欺人,到頭來都是在追求夢幻泡影,觸手可破。幡然醒悟誠可貴,浪子回頭金不換,廖祈洋認識到“法輪功”的問題后,在筆記本里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我曾以為,我求到了可以超越一切、至高無上的真理,為之癡、為之狂,一味追隨,不離不棄,堅如磐石。一直望著那忽明忽暗的目標,既不想仰望星空,又不肯俯視黃土,更不愿觀照內心,不懂敬畏、不安當下,一路狂奔,方向卻是地獄,荒唐甚之、可笑甚之、可悲甚之。”

  艱辛創(chuàng)業(yè),重啟人生

  雖然撥開了“法輪功”的迷霧,但是廖祈洋仍感到前途一片迷茫,不知道未來的路何去何從。他回到家里,看到年邁的父母,回想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不禁痛哭流涕,自己在“法輪功”里顛倒沉淪,追求永不可及的虛幻迷象,耗費了青春年華,留給親人的是擔憂和傷痛。自責、羞愧,他無法原諒自己。這段時間,親情的呵護,街道領導的關懷,鄰居朋友的信任和熱情,讓他內心溫暖、感動,但他不知道從哪里開始,精神依然顯得萎靡不振。一天,最好的大學同學付濱過來看望他,見廖祈洋心情懨懨的樣子心痛不已,他們聊了起來。

  “祈洋,我見你狀態(tài)不是很好。”

  “付濱,感謝你過來看我。對于過去,我現在已經清醒認識過來了,一切都是鏡中花、水中月,怪就怪自己糊涂貪婪。我不會再走回以前的路,這點你放心。只是荒廢了這么多年的時光,社會發(fā)展太快了,自己感到無所適從,對未來很迷茫。”

  “嗯,這我能理解,的確是需要一段時間適應。但你一定要盡快調整過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希望你沒有忘記我們大學時的夢想,我相信以你的聰慧和勤奮,肯定能闖出屬于自己的未來。我手頭上有幾個項目,你什么時候準備好了,就過來,我讓你負責一個。這段時間你邊休整,邊了解市場,做好規(guī)劃,好嗎?”

  廖祈洋心里一震,耳邊仿佛又響起了當年大學畢業(yè)時和付濱的擊掌之言:“我倆以同學之名,在今后生活事業(yè)中,無論境況如何,亦應相互攜手,共闖未來。”他看著老同學真摯的臉龐,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鄭重地點了點頭說:“好,給我兩個月時間,我到你那里。”

  新的生活開始了,新的希望在前方。廖祈洋到同學公司負責手機模型銷售推廣項目。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廖祈洋每天東奔西走,到廠房學習模型生產技術,與供銷商洽談采購合同,到手機營銷店做市場調查,了解客戶需求等,雖然幾個月下來變得人瘦皮黑,但生活過得忙碌而充實。

  通過接觸市場,廖祈洋內心隱隱感覺做手機模型項目技術含量低,利潤空間小,隨著市場飽滿,公司發(fā)展前景會變得越來越窄,必須要有自己研發(fā)的核心產品,才能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在逐步了解市場、熟悉市場環(huán)境的過程中,他心思縝密,暗暗關注其他光電產品的市場狀況。在一次產品展銷會上,廖祈洋看到旁邊展位工作人員在用投影儀介紹產品時,圖像晦暗不清,協助設備多,操作煩瑣。他內心一動,感到現在投影儀應用越來越廣泛,技術漸趨成熟,但國內投影儀產品技術含量低、缺點多,難以滿足客戶需求,如果能夠研發(fā)高科技投影儀,搶先占領市場,必定大有作為。他把這個想法和付濱說了,大家一拍即合,共同出資在深圳成立了某光電有限公司。

  2011年是廖祈洋最痛苦的一年。公司成立伊始,廖祈洋凡事都要親力親為,從架構組建、人員招聘、發(fā)展計劃等,他都一手操作。更讓廖祈洋感到頭疼的是技術研發(fā)問題。當時先進投影儀核心技術由歐美、日本和臺灣地區(qū)幾家大公司掌控,自己想要獨立研發(fā),無論從資金還是技術上都難以支持。廖祈洋苦苦思索:當前這種條件下,只能依靠合作,引進技術,先生存,再壯大。幾番取舍之后,廖祈洋決定到臺灣試試。

  思路決定出路。廖祈洋與臺灣公司經過多次接觸、談判,雙方簽訂了合作意向書,臺灣公司派出技術人員聯合研發(fā)產品。在創(chuàng)業(yè)路上,廖祈洋終于邁出了關鍵一步。

  猶如經過十月懷胎,終于呱呱墜地的嬰兒一樣,新一代高清投影儀誕生了。但對廖祈洋來說,這僅僅是剛剛開始。為了在市場上殺出一條血路,他每天就像一個陀螺一樣轉個不停。為了測試產品市場反應,他帶領員工幾十次到企業(yè)、學校進行推廣和使用檢驗,收集客戶建議,反饋給研發(fā)團隊進一步完善產品性能;為了滿足客戶訂單,需要批量生產,廖祈洋東奔西走,融資建廠,招募技術工人;為了開拓市場,他馬不停蹄,考察城市,布點分銷。每天忙得沒時間吃飯,就吃方便面、喝白開水,晚上,又要考慮公司發(fā)展策略、融資、投資計劃和公司管理事宜,緊張、焦慮,使他常常夜不能寐。

  經過3年多的運作,公司逐漸走上了正軌。但廖祈洋具有強烈的危機意識。他認為公司發(fā)展壯大,僅僅依靠一個產品是不會長久的,何況,新一代投影儀的核心技術還是掌握在臺灣研發(fā)團隊手里,必須要有自己的團隊和獨立的研發(fā)能力。他先后從清華、北大等名校招募科研人員,組成自己的研發(fā)團隊,專門瞄準市場空白,逐步研發(fā)出了加密U盤、手機降溫貼等高科技產品,并與眾多知名廠商建立了合作關系,企業(yè)也慢慢地做大做強,在市場上享有很高知名度,還占了很大的市場份額。這幾年,廖祈洋始終堅持“技術領先、專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穩(wěn)打穩(wěn)扎,他堅信:到處挖,那是翻地,一直挖下去,才會有井,只有堅持專業(yè)、領先,才能讓企業(y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經歷風雨,終見彩虹。廖祈洋回想自己10多年的歷程,在筆記本上深有感觸地寫下了這樣一段話:“這么多年人生風風雨雨,從開始信邪教、走邪路到艱難困苦,努力創(chuàng)業(yè),走到今時今日,初有成就。過程百感交集,有孤寂、痛苦、淚水、絕望,也有友誼、歡笑、喜悅和收獲,盡管我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達到目標,一千步?一萬步?可能仍然遭到失敗,但我知道每一個腳印之后,都是一點點進步,每一步之后,就離成功更近一點。恰如之前的努力,就像沖洗高山的雨滴,照亮大地的星辰,勇氣、堅持、積累,你終會看到奇跡。”

  助人為本,回報社會

  事業(yè)上獲得成功的廖祈洋在空閑下來時,內心感到一絲絲不安和空虛,他和付濱聊起了自己的困惑。同學意味深長地說:“很多企業(yè)家生意場上風光無限,財富和地位不斷增長,但精神卻日趨空虛,內心世界如寸草不生的沙漠一樣貧瘠。企業(yè)越做越大,企業(yè)家身上的社會責任就越多。財富、地位都是身外物,只有回歸自己的本心,懂得感恩、回饋,才能內心充實,精神愉悅。”一個意想不到的電話,讓他重新找到自己內心的歸宿。一天,有一位以前相熟的“法輪功”功友在電話里告訴他:自己意識到“法輪功”邪教問題后,一直堅持幫教還在癡迷當中的學員,見到很多“大法弟子”癲狂、愚昧的表現,內心感到十分痛苦,幫助他們轉變過來后,看到他們重新回復理性和正常社會人倫,覺得多苦多累都值得,很充實很開心,自己做的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他邀請廖祈洋也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

  廖祈洋聯系上一些之前認識的已轉變功友,組成了一個志愿者團隊,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幫助那些“法輪功”癡迷者迷途知返。盡管公司業(yè)務繁忙,但每逢需要他去幫忙時,他都如期而至。有一次,一名志愿者成員打電話給他,說廣州有一名“法輪功”癡迷者是他之前認識,并在一起練過功的,需要他過來幫忙。此時,廖祈洋正在上海洽談業(yè)務。他接到電話后,義無反顧,馬上坐飛機到廣州進行幫教,經過一晚上的談心,癡迷者思想有所松動,他身心疲憊地馬上趕早上最早一班飛機飛回上海。隨著廖祈洋幫助的人越來越多,幫教越來越游刃有余,家鄉(xiāng)街道辦以及一些法制學校也主動聯系他過去協助工作。在幫教過程中,他也不斷觀照內心,回歸自我,內心就越來越充實,越來越平靜安定?,F在他心里有個宏大的計劃:“再過兩三年,等公司完全走上正軌,按照現代企業(yè)模式運作,就卸下所有職務,交給職業(yè)經理人管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去幫助那些“法輪功”癡迷者,讓他們及早回頭。”

  雨勢逐漸停了,太陽又慢慢地探出頭來,外面的世界就像剛洗完澡的少女一樣,感覺清新、明亮。姜育恒《跟往事干杯》的歌聲還在房間里飄蕩:干杯,朋友/就讓那一切成流水/把那往事/把那往事當作一場宿醉/明日的酒杯莫再要裝著昨天的傷悲/請與我舉起杯/跟往事干杯……廖祈洋收回思緒,輕嘆一聲,回到辦公桌前繼續(xù)工作。

  嘆息過后,繼續(xù)前行!

版權所有:晉風網  晉ICP備202100560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