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西·卡梅隆 來源:雅虎新聞
卡梅隆最美好的童年記憶是和姐姐一起在稻田里騎自行車,她還記得當時的自己是多么無憂無慮,然而快樂并沒有持續(xù)多久。很快,她就被告知“世界末日即將到來,你們必須做好準備,你也許在14歲那年就會死去”。對于一個孩子來說,這不啻于晴天霹靂。
▲大衛(wèi)·伯格與在“上帝之子”邪教組織里出生的孩子們
卡梅隆出生在英國,父母就是邪教“上帝之子”中的一員,在“上帝之子”創(chuàng)立者大衛(wèi)·伯格(David Berg)的要求下,信徒們從不在一個地方生活太久。卡梅隆一家在印度、津巴布韋、毛里求斯、博茨瓦納等地都生活過,最后才回到英國定居。
小時候的她居無定所,但讓她更沒有安全感的,則是大衛(wèi)·伯格時時籠罩在她頭頂的陰影。“上帝之子”內部的孩子們大部分都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教育,但每天都要閱讀伯格的“語錄”,除此之外的任何教育都是“無用的”。孩子們被告知,伯格是一個“全能的人”,他的思想可以在一瞬間改變信徒們的生活,如果不夠虔誠,后果則不堪設想。
▲貝西·卡梅隆 來源:雅虎新聞
卡梅隆不知道邪教之外的生活是什么樣的,她也不能看電影、看書和聽音樂。8歲那年,她無意中發(fā)現了一本《霧都孤兒》,她認為那是她最幸運的事,這本書對于她來說就像一根救命稻草。她偷偷地閱讀,甚至希望自己也如同書中的主角一樣,有一個叔叔會來幫助她,但這一切都沒有發(fā)生。雖然她也感受到了家人的愛,但在卡梅隆看來,這種愛是畸形的,以“為她好”的名義,實質上是對她進行殘酷的懲罰。
9歲時,卡梅隆撒了一個謊,父母發(fā)現后因此認定她被“惡魔附身”,要對她進行“驅魔”儀式。卡梅隆被迫躺在地板上,整個社區(qū)的人都來圍觀她,稱她為騙子。
除此之外,對于那些不聽話、企圖反抗的年輕人,禁言是另一種懲罰,卡梅隆也經歷過:她被要求戴上一個牌子,上面寫著“請不要和我說話”。這種懲罰期限長達一年,幾個月后,卡梅隆幾近崩潰。幸虧在那時,她遇上了另外一個被禁言的女孩瑪麗(Marie)——瑪麗偷偷地叫了她一聲——幾個月以來,卡梅隆第一次感覺到自己不再是個“隱形人”,她覺得是瑪麗把自己從崩潰的邊緣拯救了回來。時至今日,她們兩個依舊是很好的朋友。
▲貝西·卡梅隆出版的書籍《邪教追隨者》 來源:雅虎新聞
年少的卡梅隆在經歷了所有這些后,清楚自己必須逃出去,不過她目睹過太多女孩的失敗——由于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教育,也沒有謀生手段,很多女孩因為沒有經濟來源而淪為失足少女。她不想這樣,因此決定在逃跑前計劃好一切。
卡梅隆找了一份工作,秘密打工賺錢,不過還是被發(fā)現了。那天晚上,教派里包括她父母在內的所有人員圍坐在一起,一致認為必須把她逐出教派??仿〔坏貌辉趦蓚€小時內收拾好所有的行李匆匆離家,那時她年僅十五歲。
雖然卡梅隆覺得被趕出家門很可怕,但是與她同樣被逐出教派的還有她的哥哥,他們兩個人在城外找了一套公寓暫住。盡管那時候已經快身無分文,但是他們感受到了自由。他們見到了新的人、聽到了新的音樂,這些都是他們之前從沒有經歷過的——對于卡梅隆來說,就像是“世上的音量都被放大了一樣”。
卡梅隆順利脫離了“上帝之子”,開始了新的生活,但還有許多像她一樣的女孩,還在遭受體罰與虐待,甚至還有性侵。邪教“上帝之子”的信徒在伯格的鼓勵下,相信“性是尋找上帝的方式”,而性侵兒童則是“表現出上帝的愛與憐憫”。
▲“上帝之子”中的孩子為成年信徒表演節(jié)目 來源:《太陽報》
瑞奇·羅德里格斯生于1975年,他是伯格的繼子,也在“上帝之子”中長大。他后來披露,信徒們會當著他的面發(fā)生性行為,教他撫摸保姆的身體,甚至與他發(fā)生性關系。伯格把這些照片印在自己寫的書中,書名是《如何養(yǎng)育孩子》。29歲那年,羅德里格斯搬到美國亞利桑那州。一年后,他在自己的公寓內刺死了曾經在小時候性侵過自己的保姆,然后開車出門,拔槍自殺。
▲羅德里格斯在犯罪前錄制的視頻 來源:《太陽報》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美國保護未成年人的相關法律于 1986 年通過。但在該政策通過之前,1978 年至 1986 年期間,發(fā)生了許多起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案例。報道稱,一些遭受了虐待的人可能選擇通過自殺來逃避痛苦。一個名為“在邪教中長大的兒童”網站稱,至少有 30 人自殺,但這個數字已無法證實。
1994年,伯格去世,“上帝之子”邪教也開始逐步瓦解。卡梅隆表示,自己已經不再和父母聯系,但是和兄弟姐妹的關系很好,因為他們經歷過同樣的噩夢,她本人的生活也步入了正軌,這段經歷如果無法改變,只能積極去面對。
一位曾經同樣在“上帝之子”中長大的女性受害者說:“我明白,我越是試圖逃避痛苦,我的生活就會越糟糕,當我勇敢面對它時,它反而能幫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