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邪教人員抗拒幫教人員的原因分析
(一)邪教的歪理邪說滿足了邪教人員的心理需求。按照“馬斯洛需要層次論”,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五個由低至高的等級構(gòu)成。相當一部分邪教人員是社會的弱勢群體,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他們大部分需求都得不到滿足。特別是當身體或生活遭遇重大變故或遇到挫折打擊時,對祛病健身、消災(zāi)避難愿望強烈,容易受到邪教歪理邪說的蠱惑而誤入邪途。例如:李某,經(jīng)歷企業(yè)改制下崗、喪兄之痛,加上貧病交加,為逃避現(xiàn)實苦難而陷入“法論功”泥潭。還有一部分邪教人員對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得不到滿足,會把個人失敗的原因歸因為社會和政府。而“法輪功”邪教宣揚“政府無用論”,鼓吹通過練習(xí)“法論功”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全能神”污蔑稱“中國是最崇拜撒旦的國家,是大紅龍的后代(大紅龍指中國共產(chǎn)黨),是被我詛咒的。生在這樣的國家是枉活一世,來到世上倒不如落在陰間地獄”,宣揚“戰(zhàn)勝大紅龍,建立全能神的國度”等歪理邪說,正好迎合了他們對現(xiàn)實不滿的心理,以至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二)邪教人員的思維定勢和固守心理決定了他們對幫教人員抱有抵觸情緒。邪教人員受到邪教組織的反動宣傳,形成了對抗幫教的固有思維。他們將幫教人員視為“小鬼轉(zhuǎn)世”,是阻礙自己“上層次”、“求圓滿”的“惡魔”,是阻礙建立“神的國度”的 “撒旦”(魔鬼)。同時,由于受到邪教歪理邪說的恐嚇,邪教人員還會形成強烈的心理暗示和恐懼心理,害怕自己背叛“大法”, 會“形神俱滅”;背叛全能神,會遭到所謂的“報應(yīng)”和“淘汰”。因此,在未取得信任之前,邪教人員不愿與幫教人員坦誠相待,會對幫教人員有強烈的抵觸和戒備心理。
(三)幫教人員自身不足,成為邪教人員信任障礙。有的幫教人員對自身的“工作角色”存在認識偏差,把自己與幫教對象對立起來,習(xí)慣以“家長”姿態(tài)出現(xiàn),“我說你就必須聽”、“我管你就必須服”,這種居高臨下壓服式的“角色”,使邪教人員很難認同和接受。還有的幫教人員自身知識儲備不足,缺乏幫教方法和技巧,在工作中存在盲目冒進、說理不強等問題,也難以取得邪教癡迷人員的信任。
二、以“五心”搭建信任平臺,打開邪教人員“心鎖”
針對以上分析,幫教人員首先要認識到邪教人員是受邪教組織蒙騙的“受害者”,以真心、愛心、耐心、細心、恒心“五心”,與他們建立起信任關(guān)系,才能打開他們的“心鎖”,為下一步思想交流打下良好基礎(chǔ)。
(一)用“真心”,打牢信任基點。以心換心,真誠相待,是人與人交往互信的基礎(chǔ),也是與邪教人員之間建立信任關(guān)系的最好辦法。有的邪教人員說話夸大其辭,喜歡標榜自己,表現(xiàn)自我。對此,幫教人員要沉得住氣,選擇“無條件信任”,讓對方感到自己被信任,逐漸放下防備之心,才能順利走進對方的心靈深處,了解對方的思想癥結(jié),捕捉幫教的契機。如原全能神信徒朱某,剛開始不肯說出自己的真實姓名、住址和家庭情況,喜歡信口開河,夸夸其談對全能神的看法。幫教人員明知她滿嘴謊言,既沒有當眾揭穿,也沒有怒言駁斥,在傾聽的過程中,捕捉到促其轉(zhuǎn)變思想的契機,最終使她擺脫了邪教的精神控制,主動交待了自己利用邪教實施破壞法律的行為。
(二)用“愛心”,傳遞人文關(guān)懷。邪教人員往往會通過接觸的一個個細節(jié)和一件件具體事情,去反復(fù)“驗證”幫教人員的為人是否是他們眼中的“好人”。這就需要幫教人員秉持一顆愛心,處處為他們著想,著眼于他們關(guān)注的切身利益。如有的人在乎工作崗位能否保住,有的人割舍不下家庭和親情,有的人擔心自己的健康狀況等等,工作中要充分了解他們關(guān)注的焦點問題,才能做到知彼知己,有的放矢開展工作。如“法輪功”人員吳某,雖然思想癡迷,但對親情難以割舍,一直惦記著“6.1”兒童節(jié)送兒子什么禮物的事。幫教人員了解后,就買了一本小詞典給她作為送給兒子的學(xué)習(xí)禮物。這一舉動看似小事,卻觸動了她的心靈,信任感從此建立起來,開始敞開心扉與幫教人員交流,坦言自己擔心兒子小升初擇校問題。幫教人員及時聯(lián)系地方相關(guān)部門,上門做政策解讀工作,幫助其弄明白了相關(guān)政策規(guī)定,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途徑,她非常感動,促使其轉(zhuǎn)變了思想。
(三)用“耐心”,切入正面引導(dǎo)。教育矯治不可避免會有思想碰撞和交鋒。在這個過程中,邪教人員有時會激烈狡辯,有時會沉默不語,有時會嘲笑譏諷,甚至?xí)沟桌镏櫫R。幫教人員要始終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保持足夠的定力和耐心,不焦不躁,循循善誘。要善于挖掘?qū)Ψ降拈W光點,肯定其積極的一面,誠懇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以理服人,耐心分析、正面引導(dǎo),為搭建起信任平臺,開展下一步的思想矯正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
(四)用“細心”,尋找?guī)徒唐鯔C。邪教人員走進邪教的原因各不相同,幫教人員要細心梳理分析其走進邪教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如“法輪功”邪教人員羅某因遭遇車禍身體殘疾,感情受挫,心灰意冷,為尋求精神寄托而走進邪教。幫教人員通過談話,了解到她內(nèi)心十分渴望獲得關(guān)愛,就在她生日時,特地買來蛋糕,陪伴她過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生日,促使她對幫教人員的信任感不斷增強。這時,幫教人員又巧妙安排一位經(jīng)教育矯正已脫離邪教的人員對其進行典型引路,幫助她分析身陷邪教泥潭的原因,一起規(guī)劃未來的生活,增強生活信心,使其最終下定決心擺脫邪教,回歸正常生活。
(五)用“恒心”,化解冰封之心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邪教人員走進邪教有一個過程,要幫助他們擺脫邪教的束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相信人是可以轉(zhuǎn)變的,堅信只要工作做到家,“頑石能點頭”。遵循教育矯正的客觀規(guī)律,在思想交流中善于運用社工理念和心理學(xué)原理,給予幫教對象充分傾聽、同感、共情、尊重,逐漸消除對幫教人員的抵觸心理。如“法輪功”人員陳某,是個文盲,只會講潮汕方言,聽不懂粵語和普通話。剛開始半個月他對外來人員抵觸情緒大,不與任何人交流。幫教人員“巧妙”打破這個僵局,首先虛心向他學(xué)習(xí)地方方言中的日常簡單用語,讓他介紹自己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使其產(chǎn)生對家鄉(xiāng)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自豪感,促使其開口說話,在這個過程中適時再教其學(xué)習(xí)普通話。通過這種互動交流方式,逐漸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離,也增強了他學(xué)習(xí)的信心。在幫教人員的幫教下,陳某最終擺脫了邪教,實現(xiàn)了思想徹底轉(zhuǎn)化。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幫教人員一個細微的表情,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個信任的眼神,一句真誠的問候,一席溫暖的寬慰,都能夠在建立信任平臺過程中起到催化作用,從而鍛造出一把開啟教育矯治之門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