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冬季的來臨,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fā)時期。一“老”一“小”怎么防,如何治?11月29日,在山西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防治新聞通氣會上,有關專家對老人和兒童如何科學防治呼吸道疾病進行了解讀。
據山西省白求恩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二級教授、主任醫(yī)師許建英介紹,根據監(jiān)測結果看,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甲乙流)為主,此外還有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不同年齡群體流行的主要病原體不同,其中60歲及以上人群以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和普通冠狀病毒為主。
許建英介紹,對于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更容易被感染,部分患者疾病可以迅速進展惡化。例如:慢阻肺、支氣管擴張、肺癌、肺間質纖維化等肺部疾病,或者有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例如各種正在接受放化療、免疫治療的腫瘤患者、口服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的患者以及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等等。如果出現發(fā)熱、咽痛、咳嗽咳痰、全身不適、精神食欲不好,或者有胸悶氣短等癥狀,特別是近期家人有類似不適者,建議及時就醫(yī)。老年人應該如何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許建英建議,外出時堅持佩戴口罩,室內要定時通風,老年人及有基礎疾病等重點人群要積極接種相關疫苗,如果已經有呼吸道癥狀時要做好防護,保持社交距離,避免家庭、單位內交叉?zhèn)魅尽?/p>
對于兒童呼吸道疾病防治,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兒科主任、主任醫(y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陰懷清表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不同年齡群體主要流行的病原體不同:1—4歲以流感病毒、鼻病毒為主;5—14歲以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腺病毒為主。兒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為主,此外還有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
兒童發(fā)生肺炎支原體感染、流感和上呼吸道感染后有哪些癥狀?如何合理就醫(yī)?陰懷清表示,與往年相比,今年肺炎支原體感染呈低齡化趨勢,但病情沒有明顯加重。兒童是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高發(fā)人群,尤其是5歲及以上兒童,但包括嬰幼兒在內的5歲以下兒童也可發(fā)病。肺炎支原體本身傳播性強,可通過呼吸道飛沫或密切接觸傳播,而學校和幼兒園人群密集程度較高,病原體容易較快傳播。此外,支原體肺炎感染潛伏期相對較長,通常為1周至4周,病原體的攜帶者、患病者都具有傳播性,交叉感染機會多。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臨床表現輕重不一,不是所有感染肺炎支原體的孩子都會發(fā)生肺炎,絕大多數感染者為輕癥,只有極少數會發(fā)展為重癥。一般預后良好,不會留有后遺癥。他表示,無論何種病原體感染,如果孩子出現以下任何一種情況則需及時就醫(yī):一是持續(xù)發(fā)熱超過3天,或者出現高熱;二是發(fā)熱過程中伴有精神差、嗜睡等;三是劇烈咳嗽甚至喘息,影響到孩子正常生活和學習。
針對一些患兒家長自行給孩子服用阿奇霉素、頭孢霉素類藥物的情況,陰懷清表示,這種做法不可取。目前是兒童呼吸道疾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雖然肺炎支原體感染占比不少,但從整體來看,病毒仍然是當前兒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原體,常見的病毒包括鼻病毒、流感病毒(甲、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阿奇霉素、頭孢霉素對病毒感染是無效的,加之兒童年齡小,臟器功能發(fā)育不健全,濫用藥物可能造成孩子的不良反應。阿奇霉素是處方藥,雖是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首選藥物,但應在醫(yī)師或藥師的指導下規(guī)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