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解決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境外敵對勢力顛覆、滲透和破壞活動從未停止,“法輪功”“全能神”等邪教竭力貼靠美西方國家,在境外遙控指揮境內的癡迷者,持續(xù)對我國開展?jié)B透破壞活動,挑唆邪教人員滋事,給社會治理工作帶來巨大挑戰(zhàn)。如何科學有效地防范外部敵對勢力利用各種宗教滲透手段對我實施破壞活動,最大限度擠壓邪教組織的活動空間,依法鏟除邪教滋生的土壤,是新時期政法干警面臨的重大課題!
一、將反邪教工作納入基層社會治理具有現(xiàn)實意義
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實現(xiàn)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是新時代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的總體要求。而邪教組織暗中秘密活動,在農村、社區(qū)等基層薄弱地帶拉攏迷惑群眾,造成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受到損害,依法應當受到處罰,因此將反邪教工作納入基層社會治理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一)邪教本質特征決定反邪教斗爭的復雜性。
邪教冒用宗教、氣功或其他名義建立,神化、鼓吹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說等手段蠱惑、蒙騙他人,發(fā)展、控制成員,危害社會。邪教或多或少雜糅了一種或幾種宗教的某些成分,在教義、儀式等方面與宗教有一些相似之處,帶有極強的欺騙性。
1. 邪教組織活動方式所決定。
邪教組織的非法活動大多都是在農村、社區(qū)租用房屋或者骨干人員家中秘密進行串聯(lián),組織方式非常隱蔽。比如“門徒會”邪教組織,又稱“曠野窄門”,從成立之初就是利用農村地理位置相對偏僻,農民信息閉塞辨別力相對較弱的特點,冒用基督教的名義傳播,以“祛病消災”等方式,向農村進行滲透發(fā)展。頭目季三保聲稱“黑暗掌權,魔鬼撒旦為非作歹”,授意編造了《漢中天國夢》《透天機》等邪教書籍,千方百計誘騙拉攏群眾,企圖建立“福音村”“福音鄉(xiāng)鎮(zhèn)”,公開叫囂“先爭人心,后奪政權”,煽動信徒對抗政府,最終目的就是建立“基督天國”。
2. 邪教組織傳播渠道所決定。
從邪教組織的傳播途徑看,它主要是以小范圍向外秘密擴張的形式,通過熟人社會的人際關系傳遞信息和社區(qū)間的組織傳播為主,呈現(xiàn)出以某一處為核心,輻射周邊,從而構建起組織周密、聯(lián)系緊密、活動詭秘的傳播網絡。比如“全能神”專門編制《摸底鋪路問題細則》《工作安排》等書籍,特別是針對如何滲透進農村地區(qū)基督教會,并把原基督教徒誘騙到“全能神”邪教組織制訂了詳盡的手法。該邪教要求世人要絕對順服神,要求癡迷者對于神只能是“絕對的服從,不能有一丁點自己的意識”,“對神所作都百依百順,沒有任何怨言,不論斷,不分析,更不研究,以至于你們都能對神順服至死,像羊一樣任神牽、任神殺,沒有一點怨言”聽神使喚,最終建立神的國度,作王掌權。
3. 邪教組織人員情況所決定。
邪教組織受裹挾群眾雖然因為其邪教的教義不同,大多具有獨特的特性,但也有其相似之處。據調研了解,被裹挾群眾多是文化程度低的非城鎮(zhèn)居民,其中主要為缺乏精神寄托的留守婦女、年齡較大的老年人、生病后得不到有效醫(yī)治的病人等。他們大多存在精神空虛、缺乏社會安全感、收入較低,或者飽受疾病纏繞易偏信迷信等特點,這些特性為邪教組織提供了可乘之機。
4. 邪教組織裹脅手段所決定。
邪教組織裹挾群眾的手段有其相似之處,如采取精神控制、身體控制等。也有不同之處,如“法輪功”要求“學法”“練功”“講真相”,不斷從身體和精神上鞏固其地位,“全能神”“門徒會”采取營造“溫暖互助”氛圍,提倡互助、奉獻等;“法輪功”無視人權和法律,咒罵那些轉化人員是“叛徒”,宣稱要從“大法弟子”中“清除這些隱藏的毒瘤”,“全能神”邪教組織要求信徒發(fā)毒誓,為恐嚇、懲治他們中間的“背叛者”“動搖分子”,還制訂了一套所謂“國度時代的憲法”“行政及誡命”,甚至成立專門的鋤奸隊?!叭苌瘛辈坏珜Ρ撑颜呤侄味纠?,對反對、阻止他們的人,其手段也兇殘,在《話在肉身顯現(xiàn)》中稱“我的話就是權柄,誰改動誰就觸犯刑罰,必遭我擊殺,嚴重的斷送自己的性命”。河南省就曾發(fā)生數(shù)起“全能神”歹徒毒打、殘害基督教信教群眾的事件。
(二)國際環(huán)境復雜多變決定反邪教斗爭的艱巨性。
邪教冒用宗教、氣功等,將一些宗教的經典理論、學說占為己有,而且為了達到精神控制的目的,常常詆毀其他宗教,長期織造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灌輸單一的思想,排他性特征非常明顯,給社會安全和穩(wěn)定帶來風險隱患。中國政府依法對擾亂我社會秩序、破壞我社會穩(wěn)定、危害我國家安全的邪教組織進行取締,并在處理邪教問題過程中堅持“團結教育挽救絕大多數(shù),依法打擊極少數(shù)”的基本政策。
而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亂交織、相互激蕩的國際形勢給人類社會帶來嚴峻挑戰(zhàn),世所罕見的多重危機疊加讓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經受著考驗。美西方等國不甘心霸權地位式微將自己的衰落和世界遭遇的各種不幸都嫁禍于中國,西方政客、媒體、智庫和各類組織聯(lián)手,專門針對中國以人權等名義炮制各類謠言。
一些邪教組織被中國政府處理后,不甘蟄伏,暗流涌動,骨干高層紛紛逃往國外,很快投入國際反華勢力的懷抱,成為美國等西方國家反華勢力的政治工具。如“法輪功”拼命貼靠特朗普,并在內部傳言稱“特朗普是上天派來搞垮中國的”。同時,在世界各地開展活動,利用“神韻演出”抹黑中國黨和政府形象,其網站上大肆宣揚“活摘器官”“酷刑迫害”等政治謠言。
盡管邪教組織的邪惡本質以及它們的欺騙性和極端社會危害性,越來越被世界公眾、學者以及政府機構所深切認知,邪教成為世界公害已成為共同認知,抵御和防范邪教已成為21世紀人類面臨的一項共同任務,但同邪教作斗爭仍是我踐行國家總體安全觀的需要,是對敵斗爭的需要,也是維護人民群眾安全環(huán)境的需要。
二、融合治理構建新安全格局
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wěn)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必須要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fā)展格局。
(一)抓“營造環(huán)境”提高治理水平。
1.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在國際國內經濟、文化、軍事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社會矛盾易發(fā)多發(fā)。只有注重源頭治理,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宣傳,依靠人民群眾力量,營造愛黨愛國的良好氛圍,才能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
2. 提升社會管理水平。邪教治理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需要強化人員、經費等組織保障,建立健全屬地管控責任,強化屬地領導、干部責任擔當,毫不松懈地抓好反邪教各項工作,從而有效推進基層邪教治理。
3. 齊抓共管打防結合。堅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共同發(fā)力,及時依法打擊處置違法犯罪,深挖細查涉案人員,對涉邪人員開展幫教幫扶,真正實現(xiàn)從源頭防范邪教,為防范邪教筑起一道銅墻鐵壁。
(二)推“優(yōu)勢組合”創(chuàng)新治理模式。
1. 發(fā)揮黨員“堡壘”作用。按照《中國共產黨黨章》規(guī)定,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zhàn)士。為此,積極發(fā)揮“基層黨員”“堡壘”作用,探索培養(yǎng)黨員宣傳、發(fā)現(xiàn)邪教的能力,促進邪教問題早發(fā)現(xiàn)早處置。
2. 發(fā)揮屬地黨組織協(xié)調職能。織密基層黨組織網絡,逐步完善“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網格”三級組織架構,落實基層各級黨組織反邪教工作責任制,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防范邪教滲透的“第一道防線”作用,將觸角延伸到社會治理每個末梢,營造全民防邪拒邪反邪的氛圍。
3. 發(fā)揮部門職能優(yōu)勢。各部門黨委(黨組)要按照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要求,嚴格落實專(兼)職工作人員責任,切實抓好本單位、本系統(tǒng)、本企業(yè)的反邪教工作,實現(xiàn)職工、退休人員及其家屬不聽邪、不信邪、不傳邪,解決反邪教工作“最后一公里”問題。
(三)從“微小服務”挖掘民間潛力。
1. 創(chuàng)“品牌”。從政治素質高、社會責任感強的退休教師、退伍軍人及農村鄉(xiāng)賢中發(fā)掘力量,打造平安志愿者隊伍品牌,將反邪教宣傳、關注人員動向、幫教鞏固等功能融入其中,培育特色品牌,在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同時,潤物無聲中為群眾注入識邪防邪的精神“內核”。
2. 轉“作風”。在邪教容易擴散傳播的地方,因地制宜的將防范邪教融入基層自治工作中,借助“市民學?!薄吧鐓^(qū)老年大學”等平臺,學習書法、攝影、養(yǎng)生等知識,提升生活質量,筑牢防范邪教的“防火墻”。
3. 重“幫扶”。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針,充分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功能和浸潤作用,對弱勢群體和易感人員積極開展心理疏導和幫扶救助工作,充分發(fā)揮反邪教志愿者作用,以人文關懷構建平安鄉(xiāng)鎮(zhèn)、和諧社區(qū),提高群眾對黨委、政府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將邪教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四)重“學法守法”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
1. 強化法制意識,提高防范邪教能力。在眾多邪教案件中,很大一部分邪教癡迷者是因為法治觀念薄弱而被邪教裹挾的。因此,提升群眾的法治意識,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講故事、演節(jié)目、開論壇、搞競賽等形式,提升群眾法治觀念,增強抵御邪教能力。
2. 提高科技能力,構建防范邪教體系。國家安全能力現(xiàn)代化隨著科學技術的提升得以實現(xiàn),公安機關在堅持依法主動分析研判等傳統(tǒng)手段的同時,加強可視性治安防控網絡收集,最大限度發(fā)揮治安防控體系的反邪教作用和功效,讓邪教活動有跡可循。
3. 加強資源整合,融通防范邪教信息。建立由專業(yè)機構和屬地黨委雙重領導推動防范邪教的模式,主動落實多元化的摸排機制,整合各方資源,實現(xiàn)觸角有效覆蓋,內部信息共享,行動統(tǒng)一指揮,實現(xiàn)對邪教組織的違法活動從發(fā)現(xiàn)、教轉、鞏固等環(huán)節(jié)的有效銜接,無死角、無空擋、無盲區(qū),不給邪教組織滋生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