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太原5月13日電 題:蹚出新路子 書寫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山西考察紀實
新華社記者張曉松、朱基釵,人民日報記者杜尚澤
巍巍太行,綿綿呂梁,群山疊翠,汾河蕩漾。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西,進農村、訪農戶、看企業(yè)、察改革,就統(tǒng)籌推進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工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進行調研。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時隔3年再次到山西考察調研。他深情地說:“到中央工作后,我一直關注著山西。”
他對山西這些年來在脫貧攻堅、轉型發(fā)展、綜合改革、生態(tài)保護、民生事業(yè)、管黨治黨等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勉勵山西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高質量轉型發(fā)展上邁出更大步伐,努力蹚出一條轉型發(fā)展的新路子,乘勢而上書寫山西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
cription="編輯提供的本地文件" style="margin: 10px auto; padding: 0px; border: 0px; outline: none;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alt="" />
cription="編輯提供的本地文件" style="margin: 10px auto; padding: 0px; border: 0px; outline: none;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alt="" />
cription="編輯提供的本地文件" style="margin: 10px auto; padding: 0px; border: 0px; outline: none;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alt="" />
“忘憂草,脫貧寶”
“總書記,再過一個月這地里的黃花就到了盛花期,到時候一片金黃,可喜興了!”
溫暖的陽光灑在廣袤的田野上,大同市云州區(qū)有機黃花標準化種植基地里的黃花苗已經長到尺把高,向著天空伸展開綠油油的葉子。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田間,望著眼前這一片希望的田野,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1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抵達山西考察調研,首站來到大同。他強調,鄉(xiāng)親們脫貧后,我最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確保鄉(xiāng)親們持續(xù)增收致富。一下車,總書記就直奔田間,深入了解當?shù)攸S花產業(yè)發(fā)展情況。
黃花又名萱草、忘憂草,既能食用,也能藥用。大同黃花種植有600多年歷史,近年來大力發(fā)展標準化、規(guī)?;N植,種植面積達到26萬畝,年產值達9億元,帶動了1.5萬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正如古話所講:“莫道農家無寶玉,遍地黃花是金針。”
村民們正在地里除草、松土,看到總書記來了,興奮地圍攏過來,高聲向總書記問好。
習近平同大家攀談起來:土地是不是流轉了?一畝地能給多少錢?加上做工,一年下來能賺多少錢?
大家告訴總書記,土地流轉后每畝地一年收入500元,在這里做工一天還能賺150元。這些年,在龍頭企業(yè)、合作社引領下,黃花產量品質穩(wěn)定,銷路和價格也有保障,去年帶動貧困戶戶均收入1萬多元。
“原來不敢多種,現(xiàn)在基地辦了加工廠,烘干、加工、儲藏、銷售都不愁了,黃花越種越多,收入也越來越多。”村民們興奮地說。
聽了大家的“致富經”,習近平十分高興:“我上個月去了陜西秦嶺山區(qū)的一個村叫金米村,那里種木耳形成了產業(yè)化,我稱贊他們是‘小木耳大產業(yè)’。你們這里也是‘小黃花大產業(yè)’,很有發(fā)展前途。”
cription="編輯提供的本地文件"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outline: none;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alt="" />
他叮囑當?shù)馗刹?,一定要保護好、發(fā)展好黃花這個產業(yè),讓它成為鄉(xiāng)親們致富的一個好門路,變成群眾的“致富花”。“共產黨人就要為民辦事、為民造福,要扎扎實實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在大同,黃花相關產品已經形成系列。黃花產品展廳里,黃花干、黃花醬、黃花餅、黃花制作的化妝品等各色產品琳瑯滿目。通過深加工,延長產業(yè)鏈,提升綜合效益,當?shù)乩习傩兆叱隽艘粭l幸福路。展廳墻上貼著“忘憂草,脫貧寶”標語,生動詮釋了黃花種植給鄉(xiāng)親們帶來的好處。
cription="編輯提供的本地文件"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outline: none;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alt="" />
習近平細致察看黃花產品,感慨地說:“就是要立足本地實際,大力發(fā)展特色產業(yè),把大同黃花做成全國知名品牌,讓鄉(xiāng)親們富而忘憂。”
12日下午,山西省委主要負責同志向總書記匯報了他們“將產業(yè)發(fā)展貫穿脫貧攻堅、全面小康和鄉(xiāng)村振興全過程”的發(fā)展思路。
習近平強調:“山西山多地多、地貌多元、氣候多樣,這種獨特的資源稟賦決定了山西農業(yè)的出路在于‘特’和‘優(yōu)’。要深入推進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yè)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 全文 ————
相關鏈接

第一觀察| 兩會前夕,總書記外出考察傳遞鮮明信號
距2020年全國兩會召開還有10天左右,習近平總書記開啟了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的第6次地方考察。從鄉(xiāng)村到企業(yè),從脫貧攻堅到文物保護,從河流治理到改革試驗區(qū)發(fā)展……行程滿滿,內容豐富。

第一觀察 | 總書記“非常時期”的“非常節(jié)奏”
立夏剛過不久,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西。這是疫情發(fā)生以來,總書記第6次赴地方考察調研。特殊時期 步伐加快 2月,北京;3月,北京、武漢、浙江;4月,陜西;5月,山西。四個多月共6次考察,踏出“非常時期”的“非常節(jié)奏”。


做好生態(tài)環(huán)保“大文章”——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的重要講話指引綠色發(fā)展新方向
新華社北京5月13日電 “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把加強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與推進能源革命、推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推動經濟轉型發(fā)展統(tǒng)籌起來,堅持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一體推進”